在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规划目标提前完成。 2005年,国民经济增长9.9%,进出口总额增长23.2%。中国印刷设备工业协会上个世纪制定的28字技术发展政策提出了在2000年的基础上,到2010年将印刷设备和装备增加一倍的总体目标。到2004年,印刷机械设备已经超过“十五”计划的目标,以及主要印刷机械制造商的年销售额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70.8%。
在“九五”和“十五”时期之后,大多数企业在28字政策的指导下,企业规模和技术进步取得了长足进步,部分企业成为领导者北京大学的创始人等业内人士已成为中国印前数字工作流程及相关设备开发的领先企业。
北人集团公司和上海电气集团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印刷及印后加工设备的主要供应商。 2004年,产品年销售额已突破30亿元。当然,它也实现了中京集团,冠华集团,电介质集团,辛集集团,中德集团和五台集团等多家印刷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
一,“十一五”期间的主要成就
1.国内数字印前和印刷设备制造开始
20世纪末,数字浪潮席卷了印刷设备制造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数字印刷机,数字直接制版机,数字打样机等设备迅速发展成为新的印刷设备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印刷机械制造企业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一些企业已经与国外合作生产大幅面喷墨打印机。其他公司已经开始生产数字直接制版设备,并将其小批量投放市场。其他公司已经批量生产数字直接制版设备(聚酯版),已经实现了小批量出口。
2.“高效多色打印”取得了重要进展
长期以来,中国的两种免税进口产品是单张纸多色印刷机和卷筒纸报纸印刷机。免税进口的主要技术指标是印刷速度超过张/小时的单张纸印刷机和印刷速度超过张/小时的卷筒纸印刷机。经过企业的艰苦努力,多色对面单张纸印刷机的印刷速度已达到每小时一张。这种设备不仅通过了鉴定,而且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小型卷筒纸印刷机和中型卷筒纸印刷机分别达到了单张/小时和张/小时的最大印刷速度,超过了免税进口线。半商业和商业卷筒纸印刷机已投放市场。近十家企业生产四色单张纸印刷机和小型平版多色印刷机,主要企业已进行了批量生产和装配线。 2-3家企业成功生产了全张单色,双色和四色系列单张纸印刷机,印刷速度分别达到每小时5,000至7,000张,从而满足了包装印刷的需求。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不同规格的多色机的生产和销售达到300多台。
对于柔版印刷机(单元型,级联型,卫星型,单张纸型),带卷筒进纸的多色凹版印刷机和不干胶商标印刷机,国内数十家企业也进行了批量生产。尽管技术水平和质量等级不同,但它们基本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并逐年增加进口量。下降。上述设备已开始应用独立驱动,自动对中,油墨远程控制,酒精润湿,双辊双收,在线模切和烫金,UV抛光和数控等先进技术,大大改善了技术设备水平。
3.“印后多样性与自动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的印后设备发展迅速。大部分印后装订设备已批量生产,基本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其中,包装、折页机、鞍缝联动线的性能和技术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部分设备出口。包装成型设备是印后设备发展迅速的领域。在满足国内包装印刷市场需求的同时,全自动平板模切机和模切压痕烫印机已成为最大的出口型产品之一。基板加工和表面装饰设备的生产厂家数量迅速增加,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出口了部分设备。此外,国内企业已开始生产符合环保要求的自动切纸机和干法、水基复合机以及以节能为目标的冷冲压设备。
印刷设备的主要差距虽然印刷设备制造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目前大量进口印刷设备的现状表明,我国印刷设备与国际先进产品还有很大的差距。有些仍然是战略差距,应该加以弥补。措施解决了。
1。“印前印后设备数字化及工艺化”任务艰巨
开发数字工作流的任务非常艰巨,主要体现在打印设备没有采用CIP3、CIP4、PDF、JDF等文件格式的国际标准,打印设备没有相关接口,更没有与之相关的核心组件。制造技术。如果不及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缺口将继续扩大,数字设备进口浪潮将势不可挡。
2。全部依赖进口设备
目前,国内无法生产的设备有大型双幅面印刷机、宽幅面柔性版印刷机、高档凹版印刷机、印刷及印后生产线设备、书籍精装联动线、自动印刷生产线。报纸印后发行设备等。这些设备尚未由制造商生产,几乎都是进口的。
三。自动化水平有待提高
印刷机械的自动化级别可以分为独立自动化,在线自动化和辅助操作自动化。当前,大多数印刷机和印后设备已实现独立的自动化。辅助操作自动化和在线自动化水平不高,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