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瓦楞纸  包装机械  印刷包装  包装机  打包机  PET  金属包装  食品包装机械  瓦楞纸箱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印刷机械行情 » 正文

邹昭晞:中国制造业低端领域的出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17  浏览次数:702

    在全球制造网络中,中国制造业低端领域(指低端产业与产业链的低端,即垂直分工中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水平分工中产业链的劳动密集加工阶段)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与挑战。

  尽管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制造业比重在下降,但制造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引擎”。

  在全球制造网络中,发达国家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在低端产业也仍然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我认为,继续保持包括低端产业在内的制造业发展优势,不仅是基于中国人口大国基本国情的需要,也是借鉴国外经验,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为了提高中国制造业低端领域的竞争力,我们可以从产业定位、产业创新、建立和完善“生态经济结构”这几方面入手。

  低端领域产业定位

  我认为,低端领域产业定位要从“低端产业”和“高端产业”两方面入手。

  制造业低端产业相当一部分是劳动密集程度很高的产业,如皮革毛皮羽毛绒、纺织服装鞋帽、文教体育用品、工艺品、家具制造、木材加工、塑料制品、印刷记录媒介等,这些产业能够吸纳中国大量的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力就业,不少都市工业中的“老字号”产品也属于这类产业。而这些细分产业恰恰是对资源环境负面影响较小的产业。这些产业应该作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而不应该是“腾笼换鸟”撤退的对象。低端产业中的造纸及制品、纺织、饮料、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等细分产业的“三废”排放较高,且这些产业劳动密集程度相对较低,对于这类低端产业应该酌情考虑:饮料、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等产业运营过程需要贴近消费市场,需要保证国内和本地市场需求,但应以满足本国市场为限,而不必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相当部分产品用于出口,因为基本国情不同。而对于纺织业,则可以考虑依据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数量上逐步缩小其比例,而着眼于科技创新,提高产品品质、档次,从而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高端产业是中国制造业近年来发展最快的部分,1980年,中国高端产业占制造业比重只有38%,而到2006年,这一比重已经达到49.4%。高端产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小,且科技含量较高,相当一部分高端产业单位固定资产吸纳就业人数不亚于低端产业。但是,在“高端产业”,中国目前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这类细分产业要作为中国制造业重点发展产业,并在发展中沿着竞争力优选路径推进。

  低端领域产业创新

  不论是低端产业,还是高端产业,创新永远是产业发展的引擎。

  在低端产业,意大利的经验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低端产业需要“腾笼换鸟”的不是该产业本身,而是产业内部的低端产品要逐步让位于承载着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的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中国不少“老字号”产品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和尝试。如北京“内联升”鞋业努力将北京的文化底蕴融入产品价值之中,一双布鞋可以卖到几百元价格。而北京郊区农民为其配套纳鞋底,手工费可以挣到20-30元/双。在低端产业创造和提高附加价值,是中国制造业新的路径和方向。

  对于中国近年来发展很快的高端产业,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相继走过的道路值得我们借鉴。它们通过OEM到ODM再到OBM的演进历程,在自主创新和利用外部技术资源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因而成功地实现了从“非核心技术创新经济体”向“核心技术创新体”的转变。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将三种创新途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原始性创新结合起来,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推进,应该成为中国制造业高端产业的发展方向。

  建立和完善“生态经济结构”

  这里所说的“生态经济结构”不是环保的概念,而是指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应遵循大自然的生态规律,大小企业共生、集聚和分散共存,“高端”与“低端”同在,不可能简化为一种形态。由此,“生态经济结构”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层面:

  国家层面:制造业低端领域逐步由东部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形成国家层面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结构。

  区域经济圈层面:制造业低端领域在各区域经济圈内梯度转移,形成区域经济圈内部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结构。

  地区和城市层面:制造业高端、低端产业在各地区和各城市内统筹安排,相互支撑,形成各地区内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结构。各地区可根据各自经济发展水平,确定本地区制造业生态经济结构的水平和层次。

  国际层面:制造业低端领域向周边发展中国家转移,这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要借鉴日本、亚洲四小龙的经验,在掌握制造业主导地位的前提下,适时地将一部分低端领域向周边发展中国家转移,形成亚洲地区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结构。

  此外,在建立各个层面错落有致的“生态经济结构”的同时,要推进新能源和环保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尽量避免和减少在制造业梯度转移中带来的“污染转移”。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章程 | 网站制度 | 首批重点电商平台 | 评选专题单页 | 荣誉证书 | 世界包装组织成员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行业电子商务TOP100 | 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 浙江电子商务10强 | 首批重点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 | 法律顾问
包装网竞价推广 | 广告服务 | 广告中心 | 客服中心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荣获2017年度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