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十二五”的第二个年头,从印机行业骨干企业1~4季度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汇总情况看,与同期比负增长是主调,但是企业技术创新、产 品升级,管理转型、效益优先的潜能显示出新动力,一批优秀企业开始步入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预计未来一定会显现巨大成果,带动行业更上一层楼。
2012年经营情况
进入“十二五”开局的2011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较“十一五”末的2010年都呈现两位数的增长,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2.81%,显示生产 投入产出好,生产活动力强;销售收入增长10.21%,显示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市场从低谷步入企稳回升的好形势;出口交货值增长20.34%,显 示国际市场复苏走旺的迹象。但是好景不长,企盼步步高升的势头在2012年初始便被泼了一盆凉水,使人们困惑不解,措手不及。2010~2012年印机行 业运营陡增骤降,呈现“等边三角形”状态,即“△”。
1. 主要经济指标全面下滑
我们对印机行业64家骨干企业的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三项主要指标作了分析(参考表1),其中工业增加值较2011年增长的企业 有16家占25%,减少的企业有48家占75%;产品销售收入较2011年增长的企业有16家占25%,减少的企业有48家占75%;利润总额较2011 年增长的企业有17家占27%,减少的企业有33家占52%,亏损企业有14家占21%,较2011年亏损企业增加7家,亏损额增加22275万元。上述 三项指标较2011年有不同程度增加的“三增企业”有11家,即天津长荣、汕樟轻工、菏泽生建、浙江蓝宝、上海新星、好利旺(上海)、德阳利通、平凉亨 达、浙江国威、汕头市欧格、渭南科赛。
2. 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大幅下降
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是衡量行业经济运营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同样也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运行的重要指标。从印刷行业“十一五”来看,2006年效益 指数达163.4%,2007年达165.1%,2008年受金融危机波及,指标下滑至历史谷底,为101.09%,2009年回暖至 125.68%,2010年继续升温至178.48%,五年平均达到146.75%。进入“十二五”,2011年效益指标继续保持“十一五”末的温度,达 176.99%。行至2012年每况愈下,跌至143.38%,下降了33.61%(见表2),由此不难看出产品市场需求的下降和产品成本的攀升,使印刷 企业和印刷行业的效益严重减少。
3. 平张纸多色胶印机忧中有喜
印机行业在2010~2012年大起大落,反映最为敏感的是平张纸胶印机,生产多色胶印机的企业一方面要面对国际印机“大腕”海德堡、高宝、曼 罗兰、小森、三菱等名厂商和名品牌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又要面对惠普、柯达、佳能/奥西、施乐、网屏等新兴数字印刷机、数字喷墨印刷机品牌冲击和蚕食传统 印刷市场的局面。上海紫明、浙江飞云、哈印机、潍坊华田、河南舞阳、南宁七彩虹等以平张纸胶印机生产为主导的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个别企 业年收入甚至低于千万元或仅比千万元多一点点,近几年苦苦挣扎,拼以生存;大连大地印刷机器制造厂、江西通达印刷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苦于产品更新换代的落 伍,技术创新的艰难,不得不选择出局。印后领域一些企业也在发生变化,如京东电子、河北装潢、神力集团、温州瑞龙、跃华等,也先后进行调整重组转产改行。
从表3中10家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也可看出其整体经营效果不佳,呈现一个波动下行的趋势。尽管如此,一些企业在2012年还是做出了非凡的业 绩。上海光华、北人、江苏昌昇、大族冠华、威海滨田5家企业研制的高档机(时速为1.5万张以上)让业内欣喜,有的与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相当。
顺应大势 迎接挑战
在经济转型期,我们所处的既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又是一个快速分化的社会,国内外交织着种种矛盾和风险,各行各业都不同程度地出现经营困难、 指标下滑、企业震荡、产业调整的态势,印机行业也不例外。在2012年我们真正体会到转型之难,也深刻认识到科学发展比任何一项工作都更为重要。在这种情 况下,对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大势要认清,并予以高度重视。
1. 经济增速放缓,平稳增长
“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的GDP实际年均增速分别为8.6%、9.8%和11.2%,均较原先目标有一定超越,而这种高增长也造成 “不平衡、不协调、不持续”发展的严重局面,让中国承受资源、环境、生态和气候等各种高风险的代价。为此,中国必须将经济增速放缓,进行经济转型。印机行 业也要转型,从高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从规模扩张式发展转为质量效益发展。
2. 进出口并重,人民币升值
自2005年7月21日汇率改革至2011年末,人民币对美元单边累计升值31.35%。即2005年1美元合8.25元人民币,2012年1 美元合6.22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为2.03元。而且,随着原材料、辅料、人工成本的增长,出口产品成本要上升35%,也就是出口产品的利润将缩水 35%。加之欧美经济低迷,大市场需求不旺,印机行业产品出口必须转型,即从依赖于低成本驱动转为高附加值,从产品处于产业链中低端转为中高端。
3. 资源性产品价值量上涨,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转折
据悉,资源产品煤、电、气、水、金属材料等价格渐进上涨已经开始,并将继续。加之我国老龄化的矛盾日益凸现,招工难成为一大问题。为此,印机行 业的人力资源要从传统的人才结构中解脱出来,转为更多更广泛地融入国内外的新兴技术人才,从单一技能型人才转为适用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4. 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振兴内需市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布署的2013年六项主要任务中,十分突出地提出推进城镇化的工作,城镇化是中国当前最大的结构调整,最大的内需源泉,也是最 大的改革“红利”。据国务院刘恒参事介绍,未来会有近4亿农民进城,一个农民进城的成本约为20万元,这部分投入将达到80万亿元。印机行业要抓住先机, 实现观念上的转变,从主要服务于大城市转向更为广泛地服务于新建城镇。从高精尖产品研发转向中小城镇需求的适用产品,拓宽产业链。
5. “强拆”利益固化的“藩篱”,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习近平同志在2012年12月赴广东考察时指出: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而 在所有的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中,各级政府带头最为关键。改革者进入深水区或攻坚区,实际上也是进入到了政府自身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区。几乎所有重大的改 革,都会牵扯到政府的改革”。在新的一轮改革浪潮中,印机企业要认真厘清自己改革的路径,总结经验教训,深化改革开放,提高生产力水平。也要关注政府改革 动向和改革政策,从政府改革的成果中分享“红利”,发展企业、惠及职工。
2013转型是核心
中国印刷业在“十二五”提出由大变强,其核心是“转型升级,调整结构”。而对印机行业提出的新要求,即“五个转型”:①传统纸质出版物向数字出 版物转型,具体是“数字化印刷和印刷数字化”工程;②传统印刷向绿色印刷转型,具体是“绿色印刷工程”;③从专注传统书报刊产业服务转向为包装装潢、文化 等多元产业服务;④印刷装备由中、低端向高端转型,实现产品数字化、智能化;⑤企业从生产经营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型,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服务扩展。
实则,在2012年甚至更早,已有印刷企业涉足转型。天津长荣、大族冠华、浙江蓝宝、好利旺(上海)、深圳精密达、浙江通业等一批优秀企业在转 型中成长壮大,它们不断推出新技术和新产品,赢得好口碑,树立好形象,获得好效益,得到好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在2012年公布的“全国印刷装备科技进步 奖”名单中也可见到许多在转型中脱颖而出的好产品,比如德阳利通的“节能型微机程控切纸机”、天津长荣的“MK21060STE机组式模烫机”等。虽然在 某些指标上还不够完美,但这些企业对技术进步的追求、对新产品研发的专注,可圈可点,显示了未来企业转型的潜能,值得我们学习。
由于目前我国正处在结构调整的开始阶段,从制度高层面看还没有形成固化的气候,多年积累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整体改革滞后和一些 刚刚着手的改革措施的效应在慢慢体现;加上今年的外部需求环境不会太好,因此从总体上说,今年的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印机企业要有心理准备,在2012年 遇到的困难,今年仍会存在,行业仍处于“稳增长”和“调结构”的纠结中。印机行业的转型升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产品向高端技术挺进难度大,掌控核心技术 难度更大;时间紧迫,要想缩短与先进国家差距,四平八稳迈向新台阶,恐怕会丢失市场难以守住,当今要想赶上或超过国际水平,只能采取跳跃式发展。跳跃式发 展,一是要树立一种开放式的思维观念,广泛吸取社会资源为己用,广泛集成社会技术之长再创新,广泛寻求合作伙伴共发展,形成一种大开放、大提升、大发展的 势头;二是要不拘一格招揽人才、租借人才、聘用人才、以重金换取领军人才,这样我们铺摊子、搞技术、攻难关、解课题、出产品才有组织保障,才有把握实现产 品高端化;三是要投入,特别是在关键技术攻关上的投入、核心技术掌控上的投入、试验条件上的投入以及人才上的投入,将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四是形成科技发 展的战略规划,也就是科技发展路线图要制定好。
(本文作者为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印刷机械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