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6-M02AS
1756-M03SE
1756-M08SE
1756-M08SEG
1756-M16SE
1756-OA16
1756-OA16I
无人化、规模化生产对加工设备提出了高速度、高精度、高效率的要求,
交流伺服系统具有高响应、免维护(无碳刷、换向器等磨损元部件)、高可靠性等特点,
正好适应了这一需求。
例如,日本FANUC公司、三菱电机公司、安川电机公司、德国Siemens公司、
AEG公司、力士乐Indramat公司、美国A.B公司、GE公司等
均先后在1984年前后将交流伺服系统付诸实用。
国内的交流伺服驱动技术起步较晚,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有产品问世。
如冶金部自动化研究院华腾公司的ACS系列、扬州5308厂引进Siemens公司的610系列,
这些产品采用大功率晶体管模块(GTR),属于模拟伺服,但从技术上填补了国内空白。
进入20世纪s"年代,微电子制造工艺的日臻完善,使得DSP运算速度呈几何数上升,
达到了伺服环路高速实时控制的要求,
一些运动控制芯片制造商还将电机控制所必需的外围电路(如A/D转换器、
位置/速度检测倍频计数器、PWM发生器等)与DSP内核集成于一体,
使得伺服控制回路采样时间达到100µs以内,
由单一芯片实现自动加、减速控制,
电子齿轮同步控制,位置、速度、电流三环的数字化补偿控制。
一些新的控制算法如速度前馈、加速度前馈、低通滤波、凹陷滤波等得以实现。
另一方面,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
使得伺服系统主电路功率元件的开关频率由2~5kHz提升到15~20kHz,
IGBT(绝缘栅门双极性晶体管)及IPM(智能型功率模块)均是这一时代的产物,
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平稳性,降低了系统的噪音。
以上两个方面不仅是交流伺服实现数字化的基础,而且使得交流伺服趋于小型化,
2012年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伺服系统生产厂家基本上
均能够提供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或者可以与自己的CNC系统相配套,
如日本FANUC公司、三菱电机公司、安川电机公司、松下公司、山洋电机公司、
德国Siemens公司、力士乐Indramat公司、Lenze公司、美国A.B公司、
Kollmorgen公司、Relliance公司、Baldor公司、PacificScientific公司等。
1796-PV600CMP6
1796-PV600CMP7
1796-PV600CMP8
1796-SLCIO1
1796-SLCIO2
1796-SLCIO3
1796-SLCIO4
1796-SLCIO5
1796-SLCIO6
1796-SLCIO7
1796-SLCIO8
1796-U30001
1796-U30002
1796-U30003
1796-U30004
1796-U30005
1796-U30006
1796-U30007
1796-U30008
1796-U3000D1
1796-U3000D2
1796-U3000D3
1796-U3000D4
1796-U3000D5
1796-U3000D6
1796-U3000D7
1796-U3000D8
1796-U5000D1
1796-U5000D2
1796-U5000D3
1796-U5000D4
1796-U5000D5
1796-U5000D6
1796-U5000D7
1796-U5000D8